基辅深夜遭遇猛烈轰炸,高层官员接连遇刺,普京此举似乎是向美西方传递一个强烈信号:任何威胁俄罗斯的行为都将付出相应代价。俄乌战争现在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特朗普和普京又分别作出了什么反应?
目前,中美的关税战已经进入了第二轮,但两国已开始维持某种程度的“休战”状态。与此同时,尽管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内塔尼亚胡却在忙于应对国内的诉讼和弹劾挑战,因此短期内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高。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似乎进入了“悠闲模式”,他过去几个月需要处理的国际事务大大减少,现在他只关心两件事:一是能否受邀参加9月3日的阅兵,二是如何应对日益紧张的美俄关系。对于前者,他只能等待中国的态度,急也无用;但对于后者,特朗普近期的言辞显得尤为微妙。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对普京的愤怒,甚至使用了粗俗的词汇来形容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表示可能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的制裁。美国参议院已经提交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提议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征收500%的关税,特朗普只需点头就能付诸实施。
展开剩余74%然而,细细观察特朗普近期在俄乌问题上的言论,我们发现一个显著的转变。7月1日,白宫和五角大楼宣布停止部分对乌克兰的军援,理由是美国军火库存告急,部分分析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稀土的制裁导致了美国资源的紧张;但仅仅三天后的7月4日,特朗普却表示无法预见俄乌冲突何时结束,这与他在竞选时的坚定立场显得有些矛盾;到了7月7日,他又改变了态度,宣布将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包括“爱国者”系统在内的防御性武器。7月8日,特朗普再次对普京提出严厉批评,并表示计划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这一系列的变化显然暗示着特朗普可能重新介入俄乌冲突。
不过,普京显然不是一个轻易可以挑战的人物。针对特朗普的言论,克里姆林宫给出了冷静的回应,表示俄罗斯对此“非常平静”,毕竟特朗普一贯如此,而俄罗斯也认识到俄乌冲突解决的复杂性,表示将继续与美国保持对话,努力恢复双边关系。
紧接着,俄罗斯采取了行动,给基辅“回敬”了一记沉重的打击。据观察者网报道,7月10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动了持续长达五个小时的空袭。被袭击得措手不及的泽连斯基急忙通过社交媒体呼吁外界援助,声称俄军出动了至少400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试图震慑乌克兰。泽连斯基的言辞中,虽然充满了呼救的意味,但他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俄军的主攻目标并非基辅,而是乌克兰西部的公路和铁路系统,目的是切断来自美国及北约成员国的军事物资供应。基辅的空袭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本质上是对美国示威性动作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此前对俄罗斯发动的“蛛网行动”,以及克里米亚大桥桥墩的破坏事件,再加上俄海军副司令在库尔斯克州的暗杀事件,都使得俄罗斯不得不进行回应。据乌克兰媒体报道,7月10日上午8点,乌克兰安全局上校沃罗尼奇在基辅街头被枪杀,这被广泛认为是俄罗斯对乌高层进行报复的举动,且这一行动或许仅仅是开始。
显然,特朗普的立场转变已经触怒了普京。面对美国的持续援乌,俄罗斯决定彻底切断乌克兰的陆地补给线路,通过炸掉这些重要的交通节点来向世界宣示,俄罗斯在“代理人战争”中早已占据了优势地位,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劳无功。随着外界对俄罗斯的压力不断增大,普京坚定表示,俄方将通过战争手段实现其战略目标,推动乌克兰走向谈判桌。
事实上,俄罗斯自6月中旬起就展开了对乌克兰的全面进攻,至今几乎所有前线已被突破。乌东四州之一的卢甘斯克已宣布全境收复,顿巴斯地区的防线岌岌可危,俄军围攻红军村的兵力超过10万人,扎波罗热和哈尔科夫的战况也愈加激烈。尤其是在朝鲜和老挝可能提供军援的背景下,乌克兰军队几乎无法组织有效抵抗,战线不断后退。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虽然没有结束,但局势的走向已经逐渐明朗。目前,普京似乎并不急于结束战争,因为拖延的时间越长,俄罗斯在战后将获得的收益就越大。虽然他预计到西方国家可能的反应,但正是通过这种强硬的手段,他向美国和北约发出了明确的警告。接下来,关键在于泽连斯基能否看清当前的局势。如果继续坚持战斗,整个乌克兰东部可能将完全落入俄罗斯的掌控。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