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538)
关于秋瑾《鹧鸪天》词之用韵问题(23)
鹧鸪天
秋 瑾
展开剩余79%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〇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前些天,在某个诗词学习的微信群里讨论诗词格律问题,有位词友说,不理解为什么古人填词也有押错了韵,不符合格律的,并贴上了秋瑾的这首《鹧鸪天》作为例证。
我想,他一定是以清·戈载《词林正韵》为标准,来评判古人填词押韵是否正确的。《词林正韵》里,“禁”“音”“身”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母为前鼻音“en”“in”(还包括“un”)的字,被收在第六部或第十三部;而“零”“行”“鸣”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母为后鼻音“eng”“ing”的字,被收在第十一部。持此以观秋瑾这首词的用韵,是属第六部、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等三韵混押,似乎真的“押错了韵”,“出律”了。
问题在于,《词林正韵》的分部,与古人填词押韵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就此具体案例而言,秋瑾词押韵并没有错,因为有词以来,从唐五代开始,词人就这样押了。
不信?咱们通过“大数据”来证明这一点。
从第516期至第522期的“答疑”,我已列举了唐五代时期的用例56条。从第523期起,列举两宋时期的用例。由于用例实在太多,无烦遍引,故只引大家、名家之作,兼及存世词篇较多的词人之作:
(136)赵构《渔父词》十五首其七
骇浪吞舟脱巨鳞。结绳为网也难任。纶乍放,饵初沉。浅钓纤鳞味更深。
按,鳞,《词林正韵》在第六部。任、沉、深,《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
(137)康与之《喜迁莺·秋夜闻雁》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〇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按,劲、镜、省、影、暝、冷、顷,《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阵、尽、信,《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138)又《感皇恩·幽居》
一雨一番凉,江南秋兴。门掩苍苔锁寒径。红尘不到,尽日鸟啼人静。绿荷风已过,摇香柄。〇澹阴未解,园林清润。一片花飞堕红影。残书读尽,袖手高吟清咏。任从车马客,劳方寸。
按,兴、径、静、柄、影、咏,《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润、寸,《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139)又《江城子》
南溪二月雨初晴。四郊明。暖风轻。一雨一风,铺地落红英。枝上流莺啼劝我,春欲去,且留春。〇登临行乐慰闲情。过长亭。暮潮平。四面青芜,中是越王城。信马行吟归路晚,山簇簇,柳阴阴。
按,晴、明、轻、英、情、亭、平、城,《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润、春,《词林正韵》在第六部。阴,《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
(140)曾觌《燕山亭·杨廉访生日》
玉立明光,才业冠伦,汉历方承休运。江左奏功,塞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岁晚归来,望丹极、新清氛祲。忠愤。著挠节朋俦,便成嘉遁。〇千载云海茫茫,记举目新亭,壮怀难尽。蝴蝶梦惊,化鹤飞还,荣华等闲一瞬。七十尊前,算畴昔、都无可恨。休问。长占取、朱颜绿鬓。
按,运、印、愤、遁、尽、瞬、恨、问、鬓,《词林正韵》在第六部。祲,《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
(141)又《柳梢青·临安春会泛舟湖中胡帅索词因赋》
花柳争春。湖山竞秀,恰近清明。绮席从容,兰舟摇曳,稳泛波平。〇君恩许宴簪缨。密座促、仍多故情。一部清音,两行红粉,醉入严城。
按,春,《词林正韵》在第六部。明、平、缨、情、城,《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
(142)又《柳梢青·春祺锡宴》
□杏堂前,清深窗外,宛似蓬瀛。珠翠分行,笙歌争奏,音韵清新。〇玉皇金母情亲。劝醁醑、更酬嗣君。地久天长,花朝月夕,天上长春。
按,瀛,《词林正韵》在第十一部。新、亲、君、春,《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143)韩元吉《燕归梁·木犀》
凉月圆时翠帐深。锁非雾沉沉。广寒宫里未归人。共结屋、住黄金。〇繁枝未老秋光澹,好风露、总关心。天香不奈远相寻。更剪巧、上瑶簪。
按,深、沉、金、心、寻、簪,《词林正韵》在第十三部。人,《词林正韵》在第六部。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发布于:山西省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