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动作简约: 站桩外形动作极其简单,没有复杂的花招套路。核心如“浑元桩”,无非是自然站立,双臂环抱,屈膝微蹲。这种“简”摒除了外在形式的干扰,让人更容易向内觉察。
心念单纯: 站桩要求“精神内守”,排除杂念,意念或放松周身,或若有若无(如“麻、热、胀”感),或专注于桩架结构的平衡支撑(如“骨撑肉坠”)。不求玄妙,不刻意导引,追求一种“恬淡虚无”的单纯心境。
目标纯粹: 站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浑元力”(整体力、本能活力)、调和气血、强健筋骨、滋养心神。不追求速成,不执著于特异功能,回归身心锻炼的本源。
2. 雅:中正安舒,和谐自然
姿势中正: 站桩讲究“立身中正”,头顶虚领,尾闾下垂,脊柱自然舒展。这种结构符合人体力学,气血运行最通畅,也蕴含着“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体现一种端正、安详之“雅”。
气息平和: 呼吸要求自然、深长、匀细,不憋气,不努气。气息的平和是内在安宁的外显,是“雅”在生理层面的体现。
劲意含蓄: 站桩培养的劲力是“内劲”,含蓄深沉,不张扬外露。意念引导也是温和、舒缓的,如“抱球”、“依偎大树”、“沐浴阳光”,充满自然意象,意境清雅。
身心和谐: 通过站桩,达到形(姿势)、意(精神)、气(呼吸)、力(劲感)的协调统一。这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是最高层次的“雅”。
3. 真:本然呈现,体用不二
体认真实: 站桩是“体认”功夫,强调亲身实践和内在感受。追求的是身体真实的反应(如松沉感、温热感、支撑感、整体连通感),而非想象或理论。一切以身体的实际感受为准绳。
练用求真: 大成拳强调“拳拳服膺”,站桩培养的功力最终要服务于“用”(养生和技击)。桩功的“真”在于它练出来的能力(如结构力、反应力、松沉劲)是真实、自然、能在动态中发挥作用的,不是死板的架子。
回归本能: 站桩的高级目标是恢复人体的先天本能和自然反应能力(“返先天”)。去除后天的僵力、拙力和紧张,让动作、力量、反应都回归到高效、协调、本真的状态。这就是“真”。
去伪存真: “简雅为真”也暗含摒弃花哨、繁琐、刻意造作和故弄玄虚。真正有效的站桩,其心法、要领、体感都是质朴、实在、可验证的。
“简雅为真”的实践意义:
对初学者: 是指导原则。不要贪多求快,不要追求复杂姿势或神秘意念。从最“简”的核心桩(如浑元桩)入手,体会“雅”的中正松静,专注于身体“真”实的感受(如放松、重力感)。
对进阶者: 是精进方向。在掌握核心要领后,更要化繁为简,去除不必要的意念和身体紧张,追求姿势、呼吸、意念的极度协调(雅),体认更深层、更精微的内在联系和劲力本质(真)。
对教学者: 是衡量标准。教站桩应注重传授核心原理和根本心法(简),强调姿势的合理性和舒适度(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体验,避免误导和玄虚(真)。
总结:
“站桩 简雅为真”这四字箴言,道破了内家拳站桩的精髓与灵魂:
简是形式,是途径。 摒弃繁杂,直指核心。
雅是状态,是风貌。 中正和谐,自然安舒。
真是本质,是归宿。 体认实相,练用合一。
它提醒习练者,最高深的功夫,往往蕴含在最简约的形式和最质朴的体悟之中。追求外在的复杂和玄妙,反而可能背离了站桩的真义。
唯有在“简”中求“雅”,在“雅”中体“真”,方能登堂入室,领略站桩这门古老技艺带来的身心蜕变与生命智慧。
这四字,值得每一位站桩修习者反复品味,奉为圭臬。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